如果你使用过不同泥料的紫砂壶后肯定会注意到一个问题,红泥紫砂壶内的水跟其他泥料相比,不容易收干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红泥紫砂壶内的水为什么不易收干?...
不同的紫砂原料,不同的紫砂艺术
玩壶的朋友都知道,宜兴紫砂的原料是一种特有矿藏。其色泽丰富、质地独特、可塑性强,为紫砂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紫砂作品的创作意图,必须是依傍着紫砂原料的特性来发挥与表现的。紫砂原料的材质具备了制陶工艺所必须的各种特性,为形成宜兴紫砂独特的制作工艺,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。
紫砂原料属沉积型陶土,以伊利石、高岭石为主,赋予了良好的可塑性能。紫砂属性介乎于陶与瓷之间,其主要成分为:粘土、石英、赤铁矿、云母等,比例极为合理优越,因此,不作调配也可直接使用。紫砂泥大致分为紫泥、红泥与本山绿泥,其中又是以紫泥为主体原料。单种泥料。也具有理想的可塑性与致密性。充分满足了紫砂器各种形体的成型要求。各种紫砂泥料相互调配,使紫砂作品五彩斑斓。趣味横生。
由于紫砂原料材质有别于其它陶瓷原料。故而紫砂工艺有着独特的拍打成型法、镶身筒成型法与手捏成型法,当然也包括传统的拉坯成型法等。可以充分利用紫砂材料特性而进行各种创作与探索。这使得紫砂作品的设计与生存的空间不断的拓展延伸。所以紫砂行业越来越有活力,优秀作品层出不穷。紫砂作品与许多艺术品一样,都以造型与材质的融合来表达创作的思想与意境。
紫砂材质包含了不同的肌理与不同的色泽。形质各异的原料在各个作者手里有着不同的设计与妙用。紫砂颗粒的大小,会产生出的粗旷与细腻的质感,在设计、创作中利用这种效果进行充分发挥。以求达到天趣与艺趣的最佳交融。紫砂艺人对各种原料的调配越来越成熟。采用渗合、调砂、铺砂、绞泥、镶嵌等特殊工艺方式。使紫砂作品产生奇特的粗细对比,明暗相交、刚柔并蓄。质朴与艳丽互存的壮观场面与繁荣景象。
紫砂原料中的紫泥可塑性较强、干燥收缩较小,适合用来制作各类较大的壶形。因其呈暗栗色,犹如古金铁。十分大气,尤其适宜制作仿古类的紫砂作品,如:大型“东坡提梁”壶:再如清代邵大亨的名作“龙头一捆竹”壶。充分运用了紫泥较强的可塑性,将紫砂材质的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技术结合的异常完美,宛若天成。
红泥也称朱泥,细腻柔滑,给人以清雅艳丽、吉祥富贵的韵味与象征。但红泥收缩率较大,一般只能用来设计中、小壶型作品,如明代名作“孟臣壶”,色泽艳丽、雅致可人,显示了紫砂原料与紫砂工艺的绝妙配合。
绿泥色泽靓丽。特别适用于做花货与装饰。如清代陈鸣远“蚕桑壶”的设计,就是充分利用绿泥的色泽:整体犹如一堆桑叶。桑枝为把,卷叶成流,泥色隐现,巧夺天工。
本山绿泥又称团泥,因其色泽淡雅,被吕尧臣大师设计成“熊猫壶”的壶体。并巧妙利用泥色相兼,用黑泥点缀出熊猫五官等部位。把憨态可掬的熊猫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,令人爱不释手。
紫砂作品中最难成型的要数“绞泥”。要将烧成收缩率相近的各种不同泥料绞在一起,否则极容易出现彼此增强了生命力的活力,使整体形象挺拔而不僵硬,苍劲而不枯竭。整体造型流畅粗放,浑朴遒劲,以物抒情,寓情于物,表达出创作者坚强、谦虚的情怀,达到了外部情感和内在理性的统一。
紫砂陶的造型方式从古至今,日臻完善,它是中国陶瓷及世界陶瓷的一座艺术宝库。而随着社会的进步、科技的创新、新工艺的发明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、生活情趣的提升,紫砂陶的造型方式也一定会更加千姿百态、丰富多彩、至臻至美。连接处的瑕疵。但“绞泥”能形成变化莫测、形态飘逸的自然纹理,这是所有单色材料所不能媲美的。同时开创了紫砂壶设计的全新形式与个性风格。
免费试用:加微信 agg484 免费赠送紫砂杯试用。
相关文章
最新留言